企业变革与文化

2009-11-07 00:00 [企业管理]


上周公司开了一次Line Manager的会议,我由于没做好家庭作业而未参与太多讨论。今天,在整理一个旧的移动硬盘上的资料时偶然发现这篇旧文──《<企业变革与文化>观后感》,正好与我们讨论的议题“Change”相符。写作时间应该是2004或2005年的样子。当时公司(我还在某通信公司)组织培训,并留有家庭作业。还选优秀的作品在下一次培训的时候朗读。我正好遇到几件事情,颇有所感,再加上当时正在热播的韩剧《大长今》里的例子,便有了这篇文章。只不过在一下次培训的时候没被选上,而是选了我们部门另一位同事的大力赞颂公司业绩的一篇。早知那样的话,我也不用为选择一个听起来委婉一点的词而绞尽脑汁了。:(

原文如下,为便于了解当时的背景,加了点“后注”。

《企业变革与文化》观后感

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如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生存,就必须要适合市场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变革,也就是所谓的与时俱进。余世维博士在《企业变革与文化》中,通过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以及企业变革的方向、方式、方法与注意的问题。作为老的国有企业的一名员工,我深切感受到企业文化与进行企业变革的重要性。在这里,我谈一些我的感受。 首先说企业文化。上面已经说到企业要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但为企业变革提供强大的推动和支撑的是什么?就是企业文化。积极、上进的企业文化会推动企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相反,自由散漫、悲观落后的企业文化则会导致企业的衰败。企业为了发展,必然需要一批优秀的人才。落后的企业文化不仅不能吸引人才,反倒使得本企业内部有报负的人才也都想着跳出去。

那么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具体到我们公司,我们有哪些优势,有哪些欠缺呢?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氛围,是一种可以让每位员工热爱企业的热情与动力、是一种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爱心与勇气。我们公司是从一个老的国有企业发展到现在,我们的文化也具有相对悠久的历史。姑且不谈我们的文化有什么优势,我想先谈一谈目前我们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当然,我的视野不够广阔,只能看到一些局部的东西,想法也很片面。但无数的局部就是整体,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局部,综合起来我们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所以,我才敢于在这里说出我的一点浅见。

对于我公司企业文化的转变,我想每个人都是很清楚的:我们经历了以前用户求我们装电话到现在我们求用户装电话的过程。但在这里,我想从我刚到公司工作的时候谈起。四年前我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都不懂却对什么都很好奇。当时我就希望我们公司可以为每个员工发一个电子邮件账号,公司有内部的论坛或社区可以让我们交流技术与思想,可是直到今天我们的论坛才刚刚开始建设。作为一个信息化的企业,我们应该能更快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那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落后呢?且不说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我们在以前难道没有意识到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的重要性吗?是的,我们有职工代表大会,但职代会每年才开两次,而且,我们选出的职工代表真的能代表每一位员工吗?我们提的每一条意见领导真的会认真考虑、对每一个问题都切实地解决了吗?而且,上一次职代会的时候,我们公司数百人一共才提了34条提案,又说明了什么呢?是我们本身就没有太多的问题呢?还是我们的员工没有做到“知无不言”呢?如果是后者,那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

余博士在说到企业变革的时候,说“任何规则都会引领一定的文化潮流”,并且说“变革总是从上到下的”。那么企业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不是也是从上到下的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领导有多么宽广的胸襟,企业就有多么丰富多彩的文化。想必读过书的人都知道《邹忌讽齐王讷谏》的故事。只有领导有像齐宣王那种不分高低贵贱均“能面刺寡人之过”的那种胸襟,就不怕没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员工。 想必还有人记得在我们的办公网上曾有一个“员工内部论坛”吧,上面曾有一张贴子,我把它抄在这里(实际上也是我发的,后注):

大家可能早就发现自己的小灵通被悄悄地开通了秘书台功能,而且还自动升级为VIP用户。取消了无数次,就是取消不掉。

咨询有关部门,答曰:本局职工就是无法取消。

大家说,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霸道?

本局职工也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消费者有选择自己接受服务的权利,公司这样做,不但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而且对我们反馈的意见不认真考虑,是不是对我们太不尊重?

当然,这样做有可能增加我们公司的话费收入,但我认为这样带来的收入太不地道。

不排除有的职工挂断电话拿单位电话回电话的可能,但这不是强加给我们秘书台功能的理由。

有关领导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宣传公司的业务,是任何公司的员工都应尽的义务。是的,做为公司的员工,我们热爱我们的企业。这种热爱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强加给我们的热爱。如果我们热爱我们的企业,我们会乐于为公司做宣传。但是,假设我们不喜欢秘书台而无法取消这项功能,有朋友打电话咨询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们肯定会告诉他们:这项功能很讨厌,不要用它。这不能怪我们的员工不热爱企业。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尤其现在是一个强调自由和个性的年代。这是任何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清楚的了解的。

一项功能到底是否实用,要让大家说了算。是否有人统计过,自执行了这项功能以后,公司有多少人多少次试图取消这项业务???

再说秘书台功能再完善,也只是适合某一部分人。VIP功能强调:不让你漏接一个电话。是啊,假设有人选择给我留言怎么办?听。对,因为我无法知道是否有人会选择给我留言,所以我必须每天都拨打一个号码听取留言。但是,我只是不想让我的生活变得如此复杂。

我只想在我想用这项功能的时候拥有它,不想用的时候就去掉。公司啊,你告诉我,可以做到吗?

有人说要取消这种功能必须退出公司的网络,也就是说不能再享有免月租的优惠。公司对员工的优惠难道是让强行让我们作广告宣传的砝码吗?

我这样说可能言行过于激烈,但这确是我想说的。我热爱我们的企业,所以我想告诉我们的企业一个普通的员工心里想的是什么。我只希望公司能够认真考虑我们的意见,能更好的激发我们的热情。领导通常都很忙,没功夫听取我们的心声。还记得当年马局长曾召开一次员工的恳谈会让我很难忘。是啊,这样的机会,可否多给员工一点点?我非常感谢公司给我我们这样一个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只是不知道这个论坛是否真的深入人心。

表面上作者只是为了发泄某些不满,实际上却深藏了对企业文化的一种忧虑和希望:这些东西写在这里有人看吗?这个论坛能生存下去吗?文中指出:“是的,做为公司的员工,我们热爱我们的企业。这种热爱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强加给我们的热爱。”这跟我的想法是相同的。任何事情,当别人交代你做,或者是你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去做的时候,你可能能把它做好;但是,当你满怀热情地去做一件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就一定能把它做好。韩剧《大长今》里的崔尚宫,做菜是为了讨得皇上的欢心,是为了争取或者是巩固她在宫庭里的位置;而长今做菜却是希望看到吃到那些菜肴的人脸上露出的微笑。两者是不同的。现在我们又建设了一个新论坛,并制定了一些规则。我只希望这些规则不要束缚我们的手脚,更不希望员工把发帖子当成一项任务,而是希望每位员工都能自由自在的交流,说出彼此的心声。

我上面重点提到了企业文化,实际上企业文化与变革是分不开的,因此,下面我也不再进行区分。余博士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喜欢举例子,我也想用几个例子来说明几个问题:

现在的企业,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变革。我在坐长途汽车的时候,看到有的车上开始配有服务员。服务员会在开始的时候对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介绍,并且用中、英两种语言。并不是我挑剔,关键是我认为那不是在给我们介绍,而是在背诵。尤其是她们说的英语,更让我感觉那是在背诵,而且我还怀疑如果真有一个老外在场的话他是否能听得懂,更别提用英语问她们问题的时候她们是否能答的上来了。她们的笑容虽美,但总让我觉得不容易接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我不是认为她们工作不认真,而是觉得公司要求她们必须要这样做。她们是在完成公司的工作,而不是在满怀诚意地对我们微笑;或者也不是她们不用心给我们服务,却由于囿于公司的规定而不能让她们充分发挥。公司做这样的变革是希望能给乘客更好的服务,却没有好好想想如何激发她们的热情来使用和遵循他们的规定。所以,我也认为,诚心诚意地为客户服务应该是发自内心地,而不应该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任何规定可以规定出来的。

营业厅是我们企业面向客户的窗口,我好长时间没去过了,但在华达大厦,我曾见过我们的营业员在柜台上跟振华商厦的一位员工吵架。即使我们忘记了“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华达跟振华是对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与振华的员工之间是不是应该亲如兄弟姐妹呢?当然这是几年前的事情,我想现在我们的营业人员应该是进步不少了,可是我们公司的领导有没有亲自去我们的营业厅办过业务呢?如果她们不知道你就是公司的领导,你是否能感受到那种“上帝”的待遇呢?我想,领导亲临一线看看我们的员工都在做什么,都是怎么做的,也应该算是我们的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吧?

既然说到我们的员工,就再来看一下我们的线务员吧。他们到用户家装电话的时候,是否能展示我们网通人的形象呢?如果是,那么他们是否能做的更好一点呢?这个我没有调查过,因此也没有发言权,但的确有人到我家装过宽带,感觉还不错。但如余博士所说,他们只能做到让我满意,但没有让我感动。

再来说一下企业变革吧。一个企业的变革总会遇到种种阻力,有时候这种阻力仅仅是源于员工不愿意改变已经习惯了多年的工作行为和方式,但有时却有更深层的原因。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例子吧:有一个大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做一个远程抄表的软件,目的是把水、电、煤气抄表自动化。但使他疑惑的是,需要求分析阶段他下去调查的时候所有的抄表工都很不配合。如果能实现自动抄表,那以后他们就不用挨家挨户去抄表了,省了他们的事,为什么还不配合呢?这位大学生百思不解。后来,还是一位抄表工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他们已经干一辈子,其它的什么都不会做。如果上了新的系统,那么他们就没事可干了,也就是说,新技术会抢了他们的饭碗。

变革,对企业是有益的,但对员工有时候就很残酷。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呢?历史上,我们集团公司也已经进行了非常大的变革,有过大范围的分拆与合并。这几年,我们公司对内部的人事、工资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当然也起到的一定的效果。但我一个小小的疑问是:既然公司一再强调不唯学历、不唯资历,让真正能干事、想干事的人有地位,一再强调竞争的公正、公平,那么我是否可以问一句:在全员竞争的时候,如果实在不能做到当场唱票,那么是否可以让每位竞争者都能公开的竞争呢?我的意思是说,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到他们演讲的内容,而不单纯是负责打分的领导。这样的要求应该不算过分吧?今年的职代会上,领导承诺:“8月份,我们将对所属基层、部门工会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到生产一线倾听员工的呼声,关心员工的疾苦,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员工队伍的稳定。”我想请问:有哪位领导听到我的呼声了吗? 中层以上的领导都听了余博士《赢在执行》的讲座。余博士一再告诉我们,执行不能是一句空话。余博士也在《企业变革与文化》中告诉我们,企业的变革总是从上而下的。如果领导不能带个好头,那么我们每个周的员工培训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就是为了教育我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情商,不去跟领导顶撞,一味的顺从吗? 领导总是会说:多提些对企业有益的建议。那么,什么才算是对企业有益的建议呢?是领导爱听的话吗?如果我从反面看到一个问题,从反面阐述一个问题,那么算不算是对企业有益的建议呢?领导总是希望企业能多一些像魏征一样的下属,可是,如果自己不是李世民,怎么能容得下魏征呢?领导总是怪我们不关心企业,可是,领导知道我们关心企业的方式吗?给了我们足够的关心企业的权利了吗?我也听到有重点客户的代表报怨过有时候没法跟客户谈,有时候只要能满足客户一点小小的要求就能谈成的业务,领导却就是不批。所谓“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如果任何事情都需要经过领导的许可,我们的客户经理在外面又如何代表我们公司呢? 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对真理的追求总是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由此我想到我们企业的部门融合问题:交换、传输、电源三个部门融合到一起,增强了沟通,减少了处理问题的环节,这是好的。但是,各位领导有没有看到由于将各个专业拆成许多部分(目前有五个班组),反而削弱了各专业的维护力量?融合促进了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学习,但却使同一个专业的人员无法很好的互相学习;领导有没有想过,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而且把监控班跟维护班分开,好像明显搞维护的人就比搞监控的人技术高超。企业号召大家努力学习,但是企业真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成为高手吗?领导会不会想,如果大家的水平全部都提高了,谁来值班呢?余博士告诉我们:如果是错误的变革发现了就坚决叫停。倒不是说专业融合是个错误,但我们各位领导是否可以一起坐下来研究一下它所带来的问题呢?

以上只是一孔之见,但却真的是我在看了余博士的讲座之后想到的。最后还是再让我们回到企业文化吧。丰富多彩的文体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我参加过两次合唱比赛,每次唱完了都感觉特别爽快。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唱出了我们的心声,唱出了我们的力量,唱出了我们的形象。我也曾在公司举办的两次书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倒不是因为我的字写的特别好,我也不知道评委当时怎么想。不过我认为,单就书法文化来讲,并不是光把字写好就行了,关键是每次我写得都是自己作的紧扣主题的对联与诗句。因为我永远记得我的一位书法教师批评某些作品:“每次书展都是大江东去…. ”

文化是一个大的主题,我对文化的认识太过浅薄。但我真的希望我们能够创造与发扬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励我们的员工积极向上,引领我们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大道至简》

七歌
微信公众号

七歌杜金房
微信视频号